有些盐,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…
作者丨娴包纸
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
9月1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。年,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(ChinaHalthyLifstylforAll)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、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。
今年,该行动进入第11个年头,提倡科学“三减”(减盐、减油、减糖),号召实现“三健”(健康口腔、健康体重、健康骨骼);旨在通过传播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的理念,奠定全民健康基石。
在生活中,大家怎样做到“三减三健”?让这篇文章告诉你,如何科学地“减盐”。
张阿姨自从得了高血压,就特别注重饮食。听医生说吃太多盐对血压控制不好,她就开始自己琢磨怎么少吃盐。来看看、听听,她是怎么“限盐”的。
张阿姨今日食谱早餐:
白米粥1碗鸡蛋1只腐乳1块酱瓜1小碟
上午加餐:
红枣5颗芝麻核桃粉2勺
午餐:
米饭1碗香菇炒青菜1盘红烧鲫鱼半条
下午加餐:
苹果1只
晚餐:
杂粮饭小半碗玉米胡萝卜骨头汤2碗
小葱拌豆腐1盘
晚上加餐:
蜜饯5颗牛奶1瓶
我现在吃得可清淡了。你看今天,我早饭吃个鸡蛋、喝点白粥,配酱瓜和腐乳;午饭荤菜吃的红烧鱼,就放酱油,不放盐的;听别人说什么“乞丐的晚餐”,所以吃得不怎么多,煮个骨头蔬菜汤,多喝点就好了,还可以补钙。对了,我还买了低钠盐,听说对高血压好,吃多了也不要紧的。
这一天的饮食看似没用什么盐,许多盐却早已悄悄地被张阿姨摄入了。
1
是生活必需品,也是“隐形杀手”
食盐让我们享受到了菜肴的美味,同时对人体的各种重要生理活动起着调节作用。但是许多流行病学的研究均证实,高盐摄入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与此同时,高盐摄入也会造成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。
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高。年的调查显示,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10.5克(10.5克/天),北方人群口味偏重:北方地区人均12-16克/天,南方地区8-12克/天。这和中国营养学会健康成年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/天的建议相差甚远(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)。
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
(框选部分示盐推荐的摄入量)
然而也有人对低盐的标准产生了分歧,原因之一就是,一个人群内个体间的血压对限盐呈现不同的反应,即盐敏感性不同:限盐并不一定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均有效;甚至一些研究表明,相比于盐摄入量适中的人群,盐摄入量低的人群更容易患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。(如果对低盐的争议感兴趣,可以点击阅读:低盐虽好,但真的是越低越好吗?)
不过,高盐摄入与盐敏感性高血压依然是我国的突出问题。因此,限盐对于我国民众来说,还是极具价值的。
2
自以为“小清新”,其实是“重口味”
你可能会有疑问,自己明明盐用得不多、也吃得不咸,怎么不知不觉就成了吃盐“大户”了呢?
其实很多人对用盐、限盐存在不少误区:
1
只有食盐才要限量?错!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的每日盐摄入量是6克,但这个“盐”不仅仅指食盐,还包括味精、酱油、腌制食物等调味料和食物中盐分的总量。所以除了食盐,减少“隐形盐”的摄入是控制盐摄入量的关键之一。
从化学的角度来说,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[NaCl]。因此,限盐的本质其实就是限钠[Na]。通过粗略的计算,发现1克盐中含有毫克(0.4克)钠;从市售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中找到钠,用标注的钠含量乘以2.5,就是含盐量。也就是:
盐含量(克)=钠含量(克)×2.5
某酱油营养成分表
例如,这是一款酱油的营养成分表。根据上面的公式,我们可以估算15毫升(一汤匙)酱油中钠盐的含量:0.×2.5≈2.4(克)。这几乎快达到日推荐量的一半!看到这,做红烧菜时向锅里“豪迈”地倒入小半瓶酱油的你,还能熟视无睹吗?
下面这张表列出了生活中常见的高钠食物。豆瓣酱、黄酱等咸味调料,还有榨菜、酱瓜等腌制食品的含钠量,可能比我们以为的高得多,食用的时候就要注意控制总量。
2
尝不出咸味就没摄入盐?错!
咸菜、腐乳、咸鸭蛋等都是高盐食品,这点也许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,但是尝起来不咸的食物并不代表含盐量低。
一方面,有的食物以其他味道为主,咸味被掩盖。蜜饯、甜点、面包等似乎不咸,但钠含量并不低。这是由于糖会掩盖食物本身的咸味,让人们无法判断钠含量。
蜜饯的咸味往往被甜味掩盖
另一方面,含盐量不高的食物,摄入过多也会导致钠盐“积少成多”。比如,有的人有喜好喝汤的人,并不觉得一碗汤有多闲,但我们算算:咸汤的含盐量约为0.8%-1%,一碗毫升(一瓶矿泉水)的咸汤,含盐量约为4-5克,盐含量也是相当可观的。
因此,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味觉!儿童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中科医院曝光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letiantian33.com/ymzz/9220.html